2022年11月5日星期六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即七欖 或「Hong Kong Sevens」,是香港最重要的國際性欖球賽事之一。賽事成立於1976年,每年3月下旬或4月初由該週五開始,由香港欖球總會 一連三日在香港大球場舉行,吸引世界各地欖球隊來港參賽,不少欖球迷亦會專程來港觀看賽事

1975年,香港欖球總會的前主席,南非商人A.D.C. "Tokie" Smith,及一間煙草公司的宣傳經理Ian Gow在1975年倡議舉辦七欖。首屆香港七人欖球邀請賽在1976年3月28日舉行,由香港欖球總會向多個國家的欖球會發出邀請。參賽隊伍包括澳洲、南非、新西蘭、威爾斯、日本、斯里蘭卡、加拿大、斐濟、西薩摩亞及香港,由構思至首屆舉辦的時間少於一年

1976

1978

1981

1982年,賽事舉辦場地由香港足球會球場遷移至香港大球場。1984年,參賽隊伍由16隊增至24隊。到1990年代初,由於香港大球場的看台無法容納大量觀眾,更進行重建。而國際欖球理事會及欖球世界盃有限公司亦大力支持,令七人欖球賽更加國際化。近年,七人欖球賽是 IRB世界七人欖球巡迴賽中的其中一站,並由國泰航空及匯豐聯合冠名贊助。1997年和2005年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為七人欖球世界盃,兩次均由斐濟勝出

1982, 球賽移至香港大球場舉行


自從2020年起,七人欖球賽一再因為疫情而押後。球賽五度延期後,香港欖球總會財政告急,早前其財政報告顯示虧損已達2億港元。相隔3年半後,七人欖球賽近日終於再度在香港大球場上演。繼昨日有專程來港觀賽的旅客,因為「黃碼」而被拒諸門外,今日則有球迷刻意身穿印有「安心出行」的「紅碼」Tee恤進場,疑似揶揄本地現行的防疫措施



2022年10月1日星期六

《時局圖》

百多年前,輔仁文社發起人、興中會會員謝纘泰曾以一幅《時局圖》描繪大清帝國已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現實,警醒國人滿清之腐敗無能,後來成為廣為流傳的政治漫畫,被大量歷史教科書輾轉援用,在香港修讀歷史的學生一定見過 (DBQ)

今日,同樣來自香港的畫家阿塗創作出新版《時局圖》,雖然珠玉在前,但其新作信息量之大、反映東亞各地時局之到肉,比舊版有過之而無不及,實乃必需分享之佳作

-------

舊版《時局圖》最早刊於1898年7月的香港報紙《輔仁文社社刊》,並於1903年在蔡元培主編的上海報紙《俄事警聞》轉載,但漫畫則改名叫《瓜分中國圖》。馮自由在其著作《革命逸史》中,憶述謝纘泰自行繪製《時局圖》:「戊戌六月纘泰感慨時事,特繪製『東亞時局形勢圖』,以警國人。圖中以熊代俄國,犬代英國,蛙代法國,鷹代美國,日代日本,腸代德國。其旁題詞曰:『沉沉酣睡我中華,那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關於百多年前的時局圖,其實有兩個版本:

原版本的《時局圖》推斷約為1890年至1898年期間作品,漫畫中並沒有五名中國人圖像,純以各種動物表示各國,並附以注釋解說:北方的熊,盤據東三省和蒙古,是指俄羅斯帝國;英帝國被喻為犬,佔有長江流域;盤據中南半島的蛤蟆),往廣東、廣西、雲南張手,譬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有爭議);腸(有爭議)譬喻德意志帝國,佔山東;太陽譬喻大日本帝國,太陽的光線伸延到台灣;最後一個是鷹,盤據菲律賓,對中國領土虎視耽耽,譬喻美國

新版本的《時局圖》以彩色繪製,經後人加工改繪,當中並沒有註明年月,沒有任何文獻記載為何人所改,只能證明是1900年以後至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之前期間的作品,為現今廣為流傳的版本。朱士嘉於1940年在美國華盛頓國立檔案館發現此版本,並攝製成複製品帶回國,迅即被大量教材和著作輾轉援用。但是此版本的《時局圖》來源不清和注釋不明,引起不少分歧。在此版本中,原來的注釋被刪去,被「不言而喻,一目了然」八大字代替


2022年9月20日星期二

龍舟競渡的故事

春節龍舟競賽1860 (何安達藏品)

普遍相信「扒龍舟」習俗源於華中及華南,後來傳入香港,而本地的龍舟競渡已有逾百年歷史。不似其他宗教性的龍舟活動(例如大澳端午的 #龍舟游涌 和大埔三門仔的 #遊夜龍),大眾熟識的 #龍舟競渡 遍及全港各區,每年一到端午節前後,各區都會舉行龍舟比賽,聲勢浩大,吸引大量巿民圍觀和電視直播


1961年的龍舟賽

1950s-1970s 香港仔划龍舟比賽盛況


1968年愛秩序灣端午節龍舟賽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龍舟競渡仍然只是端午節的節慶活動,本地尚未有正式的龍舟比賽。每逢五月初一,漁民就會將龍舟下水,到餘暇時段,漁民會跳進水裏再爬上龍舟作賽,水花四濺、鼓聲四起、熱鬧非常,比賽一連五日直至端午節。1976年,前香港旅遊協會在筲箕灣避風塘首次舉辦 #國際龍舟邀請賽,使龍舟活動開始在國際體壇為人所認識,慢慢成為競賽運動,龍舟競渡也同時開始國際化和規範化。此次比賽除香港九支漁民隊外,已有一隊來自日本長崎的隊伍參加。1985年,香港首次舉行國際女子錦標賽。隨着龍舟競賽運動逐漸在世界各地普及,國際龍舟聯合會在1991年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舉行期間正式成立。翌年,亞洲龍舟聯合會亦於北京成立。在香港,香港龍舟協會(龍協)及其他地區團體多年來合力籌辦不同龍舟比賽


時至今日,東亞不少國家都有龍舟競賽活動,每年主要的國際龍舟比賽包括:國際龍舟錦標賽、世界龍舟錦標賽、亞洲龍舟錦標賽、澳門國際龍舟賽等,還有每年一度的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不同地方的龍舟比賽規格略有不同,龍協為本地及國際賽事制訂龍舟比賽人數及標準如下:

大龍:46至55名划手,包括鼓手及舵手各一

中龍(又稱標準龍):20名划手,另鼓手及舵手各一

小龍:8至12名划手及1名舵手,8人賽可不設鼓手

武肺疫情前,香港全年也有龍舟賽事,例如香港龍舟錦標賽、香港體育節——龍舟比賽、筲箕灣國慶龍舟邀請賽、夏日活力小龍邀請賽等。主辦組織通常會邀請新界及離島各區參賽,把參賽的龍舟分成不同的組別,有大龍、中龍(一般有 200米、500米、2000米賽程)、小龍(一般有 200米、500米賽程),另有女子組(專為女性划手而設的鳳艇其實是配上鳳頭和鳳尾裝飾的中龍或小龍)、男女子混合等,並以淘汰的方式決出優勝者

今天香港雖然保留了扒龍舟的習俗,但當中的象徵意義與宗教色彩已隨著社會轉變而褪色。舉例來說,以前龍舟製作以至下水前都需要舉行宗教儀式,但近年已越來越少見。傳統上,龍舟被視為神聖之物,過去賽龍舟只限男性參加,女性甚至不能觸摸或接近龍舟,但現時社會大眾和參賽健兒早已視龍舟為比賽工具而非靈物,所以現在有不少女子龍舟/鳳艇隊參加龍舟競渡

扒手向龍頭潑水

不過,在部分傳統的漁民地區,龍舟比賽仍有一點宗教意味。有扒船手會把象徵吉祥的物品(例如薑)放在龍舟前端,並在比賽前點上香燭,目的希望為他們帶來好運。有些地區如大澳、蒲苔島和南丫島等,將龍舟比賽安排在神誕日舉行,增加熱鬧氣氛之餘,亦希望籍此向神明祈求賜福

2022年9月10日星期六

三個已式微的傳統中秋習俗

今天是中秋佳節,但在世道不靖、親友被迫分隔異地的香港,當然說不上甚麼節日氣氛。另一方面,為大家熟悉的賞月、月餅和燈籠等傳統亦不需老調重彈,故今次乘機分享以下幾個早已式微的本地傳統中秋習俗,或許更有意思

機動花牌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放喺月餅舖門前嘅戲曲人物故事箱,主題係「張飛夜戰馬超」,據說除咗公仔有動作,背景仲會出現日升月落嘅變化。(圖片來源: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編號E1972.116〕)

機動花牌俗稱「吊公」,是一種裝飾性的紥作,主要用馬達、皮帶、銅鑼、燈泡、紙糊木偶等部件,組裝成一個會發聲,並有人物來回活動的公仔箱,其主題通常是章回小說或歷史故事,例如嫦娥奔月、三英戰呂布、關張古城會等

當機器開動時,戲台中間的人物便會活動,或自花牌底部直升牌樓頂部,每個布偶都會根據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形象,擺出不同的造手和姿勢。場景和人物配以閃燈,加上噹噹的聲響,仿如上演一齣戲曲劇目。機動花牌在1960至1970年代曾經十分流行,每逢中秋佳節,中式酒樓及餅店外都擺上這些機動花牌,以招徠顧客。可惜隨著電視普及,不少餅店改用電視廣告作宣傳,這門由本地紥作師傅發明的民間工藝早已式微

豎中秋

粵諺有云:「八月十五豎中秋,有人快樂有人愁;有人樓上吹簫管,有人地下皺眉頭。」 。所謂「豎中秋」(或作樹中秋),即豎起彩燈,掛在屋簷下或天台上,與明月爭輝,是流行於廣州與珠三角一帶的節俗,約形成於清中葉,盛於民國年間。民國《中華全國風俗志》中〈廣州歲時紀〉記載:「是夜,各家以小燈聯續,多數砌成字形,或特殊形,高揭於家屋之高處,曰慶賀中秋,俗曰「樹中秋」。滿城燈火,如明星羅列…」。同書〈廣州之中秋節二〉又解釋:「蓋廣州屋宇,多有樓台,中秋之夕,咸豎旗於台上,飾以燈籠,富家所懸燈籠,或至百數,砌成慶賀中秋等字。」

戰前香港亦同樣有此習俗,根據《香港掌故 (二集)》 記載,當年中秋最流行一種叫「批皮燈」的綵燈,由六個正方形篾框再糊上彩紙構成,燈中燃燭,其上穿繩,其下加裝飾流蘇。至於如何「豎中秋」,人們通常是橫掛一對燈籠在短竿上,然後再豎於高杆上。更講究隆重一點的,就先紮糊一個較大像倒轉凸字形的彩門燈,下邊再綴上兩行由多個批皮燈組成的兩行燈,豎起來更威風凜凜。在當年的中秋,鄰近的孩子都會舉行非正式的豎中秋比賽,鬥豎得高、豎得燈數多,,同時也會鬥所豎的燈籠是否紮糊得精巧搶眼

隨著社會演變和經濟發展,加上現今的樓宇早已沒有騎樓(而天台就幾十樓高),這種大街小巷家家戶戶自發張燈結彩,到處火樹銀花的「豎中秋」早已不復存在,只餘下各商場吸引人流的節日裝置,和各區議會粉飾太平的燈飾工程

降仙請神

從前,部分鄉村在中秋節期間會有請野神上身的習俗。這些習俗本來並不一定在中秋舉行,但由於農曆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大最圓,是全年最「陰」的一夜,最適合舉行「降仙」請神的儀式

當日晚上婦女會拜月亮,祭品包括月餅、柚子以及各式水果。在西貢井欄樹村流行一種叫「伏沙牛」的儀式,參與者會在睡眠狀態中唱歌,除非被水潑醒,否則不會自己醒來。至於衙前圍村的村民,於中秋前後的每天晚飯後,會讓男童睡在席上,村人打鑼鼓唱歌,請「野神」上身。諸童一個一個的輪流來請神,上身後便會耍功夫,舞刀弄槍,頭撞磚頭,甚至以香燒身,皆沒有傷痕。最後要以冥錢灼身,才得解咒

根據村民解釋,中秋請神的目的不是單單的娛樂,當男童被野神附身後,眾人問他問題,他都能一一回答。這種迷信與富神秘色彩的儀式早已在香港式微,也不再在中秋期間進行


延伸閱讀


〈中秋之「豎」〉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是以秋季已去掉一半而得名,中秋向稱「月亮節」,一般都於月出的夜間,陳瓜果、燃香燭來拜月亮,然後合家團圓的一邊賞月一邊吃瓜果,食品中當然少不了應節的月餅一項了。

在中國許多地方,中秋節都只與月亮有關,只有包括港澳在內的華南,卻於中秋節賞月之外,還與燈、火等攀上關係。這就不知道是不是與流傳下來的「雲掩中秋月,雨灑上元燈」這句預測天氣的古老諺語有關連。

六七十歲的老街坊,當會記得童年常聽孩子們唱的「八月十五豎中秋」。其中這一個「豎」字,就是把中秋應節的燈彩高高地豎起來的意思。在當年,這也是過中秋節的一個應時娛樂節目。
當年的豎中秋燈彩,都是用竹篾紮框,再糊上彩紙而成,燈內可燃燭以照明。這樣的中秋燈彩當年很少人紮糊好了拿出來賣,要豎中秋就得自行製造,所以紮燈與豎燈,都是當年青少年學做手工、表演功夫的一個機會。

老街坊還記得,那時流行的中秋燈,有楊桃燈、兔仔燈,但最流行的還是一種叫「批皮燈」的燈,這是用六個正方形篾框構成,糊上彩紙的燈,燈中燃燭,燈上穿繩,燈下加裝飾流蘇,相當簡單而好看。通常是一對橫掛在短竿上,然後再豎起於高杆上,這就叫豎中秋了。更隆重的是先紮糊一個較大像倒轉凸字形的彩門燈,下邊再綴上兩行由多個批皮燈組成的兩行燈,豎起來就更是威風凜凜了。

在當年的中秋,鄰近的孩子都會不聲不響地舉行非正式的豎中秋比賽,鬥豎得高,鬥豎得燈數多,同時也會鬥所豎的燈紮糊得精巧搶眼。當然,這樣比賽是沒有獎品的。

昔日環頭環尾較僻靜地區,有些孩子愛在中秋夜燒花塔,那是先搜集被棄的殘磚破瓦,用心疊砌成一座尖塔,再在塔底內放上些易燃的紙料竹木等東西,澆上油才引火來燒,並不斷加添燃料,燒到整個花塔通紅為止。

當年的新界,也有人在中秋夜燃放發亮而又能滿天飛的孔明燈,但因墜下時容易造成火災,所以後來就被禁放了。

載子羽編:《香港掌故 (2集)》 (1986)


〈老香港的節日及風俗〉(節錄)

五. 中秋伏沙牛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是全年最「陰」的一夜。當日的早上,衙前圍村的村民殺雞拜祖先,晚上則拜月亮,傳統以來是婦女所進行的,祭品包括月餅、柚子以及各式水果。其實中秋的活動不是一晚的,從初一到十五,老香港居民都流行請野神上身的活動。在西貢井欄樹村,特別流行「降仙」的玩意,村民稱為「伏沙牛」。據訪問,參與「伏沙牛」者,會在睡眠狀態中唱歌,除非被水潑醒,否則不會自己醒來。至於衙前圍村的村民,於這段日子的每天晚飯後,讓男童睡在席上,村人打鑼鼓,唱「生牛仔」, 「生牛王」等歌,請「野神」上身。諸童之神不同,有茅山師傅,崑崙師傅,崆峒師傅等等。奇怪的是,即使平日不打功夫,上身後便會耍功夫,舞刀弄槍,頭撞磚頭,甚至以香燒身,皆沒有傷痕。一個一個的輪流來請神上身。若以冥錢灼身,才得解咒。從上述的記錄看來,打鑼唱歌是一個請神的重要過程,相當於唸咒,中文大學的研究人員在1982年於衙前圍進行訪間的時候,收集了其中一首歌的歌詞,稱「樸生牛歌」,歌詞如下: 「生牛仔,二橋威,打起頭鑼作起威,一眾生牛條下落,問你聞風幾時來,來就來,唔來四邊人走開,鐵打擔桿都擔斷,石頭明火化麈滅,今年遇着明風打,明年遇着萬興堆,抬得起,是君子,抬唔起,是小人,師父大震。」據當時的訪問,中秋請神的目的,不是單單的娛樂,當男童被野神附身後,眾人問他問題,他都能一一回答。

張瑞威著,載蕭國健,游子安編:《鑪峰古今--香港歷史文化論集2013》(2014),頁21-40


2022年9月9日星期五

英女王兩次訪問香港

1975年首次訪港

1975年5月,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 首次訪問香港,亦是首位英國在位君主到訪「並非殖民地」的香港





5月4日下午,英女王偕同王夫菲臘親王乘皇家專機抵達啟德機場,其時整條漆咸道都躋滿了市民,希望一睹女王風采。英女皇到達尖沙咀公眾碼頭後,登上港督私人遊艇慕蓮夫人號渡過維多利亞港,在皇后碼頭上岸並舉行歡迎儀式


英女王參觀中環嘉咸街街市

英女王參觀中環嘉咸街街市

其後兩天,女王伉儷的行程安排緊密,曾到訪香港大會堂、摩士公園、愛民邨、紅磡火車站、香港大學、葵涌貨櫃碼頭和荃灣工業區等地方。當時香港政府曾舉行多項歡迎活動,並將自六七暴動後禁止燃放煙花的禁令暫時解除。

參觀香港大學

港督麥理浩爵士陪同女王伉儷參加各項儀式,包括欣賞煙花表演、花車遊行及進入跑馬地馬場觀賞賽馬,並為女皇盃賽事頒獎。女王亦參觀了當時剛落成入伙的何文田愛民邨,到訪康民樓六樓其中一住戶。當時女王出入與市民只有一繩之隔,期間更有人出手輕撫女皇面頰


當年女王伉儷訪問行程的保安由皇家香港警務處負責,駐港英軍亦和英國國防部及軍情機關緊密聯繫

1975年訪港期間,伊麗莎白二世(中)在新界荃灣運動場凖備為一頭舞獅點睛。

紀念首日封 - 西營盤郵局蓋印

英女皇訪港紀念郵票,發行日期 1975年4月30日

1986年再次訪港


伊莉莎白二世是首位訪華的英國君主。1984年,中英兩國簽署現已成「歷史文件」的《中英聯合聲明》,兩年後英女王訪問中國,到訪西安、北京、上海、昆明及廣州等城巿。結束訪問行程後,她乘坐皇家遊艇不列顛尼亞號(The Royal Yacht Britannia)於10月21日抵港

訪華期間,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檢閱軍隊

訪華期間,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在國宴上祝酒

英女王與時任中國外交部長吳學謙

英女王與王夫菲臘親王抵埗香港後,與時任港督尤德在皇后像廣場檢閱儀仗隊,其後經過九龍的街道,沿着梳士巴利道和漆咸道,在沿途民眾揮旗歡迎下,前往後來成為香港理工大學的香港理工學院,探訪校內學生。在3天訪問行程中,英女王曾前往和平紀念碑獻花,出席立法局大樓、滙豐銀行總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紅磡體育館、沙田馬場及沙田隆享邨等地的歡迎活動

在皇后像廣場檢閱儀仗隊

檢閱儀式由時任港督尤德陪同

與尼泊爾啹喀兵儀仗隊的負責人交談

參觀香港理工學院(即今香港理工大學)

繼首次訪港時參觀何民田愛民邨後,英女王今次再探訪本地公屋──即位於沙田、1983年入伙的隆亨邨。英女王入屋向其中一戶家庭問好,了解基層港人家庭的生活。同樣現場人頭湧湧,英女王與民眾的距離非常近,仍貫徹其親民作風向居民打招呼

10月22日,英女王訪問香港新界沙田隆亨邨探望視察一般民居



到訪沙田馬場


到訪沙田馬場


其後她到紅館欣賞大匯演。張國榮、成龍、鍾鎮濤、張學友及區瑞強上台輪流獻唱,張國榮更有幸與英女王握手。當日負責指揮的是葉詠詩,她領導管弦樂團及數千位學生組成的合唱團一齊演出。當晚他們獻唱由6首耳熟能詳的歌曲組成的《這是我家》,當中有5首是來自中國民歌,由顧家輝編曲、黃霑重新填詞。鍾鎮濤率先打頭獻唱、接住便是區瑞強、張學友、張國榮,最後聯同成龍一齊大合唱。區瑞強曾說:「這次御前演出,是我人生難得的經驗。」

此次旅程是英女王最後一次訪港,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的典禮由王儲查理斯(即剛繼承王位的查理斯三世)出席

港英政府1986年發行紀念金幣,紀念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第二次訪港。(香港金融管理局網站圖片)



2022年8月17日星期三

苦力貿易

"苦力",係英文Coolie ( Cooly ) 之音譯,亦作"咕哩"、"咕琍"、"縐里", 原為殖民主義者對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重體力勞動者的衊稱。人門習慣上有時也將"豬仔"與"苦力" 等同起來。但如果嚴格加以區別,則" 苦力"屬於契約工 (Contract Labor) , 而"豬仔"屬於債奴 (Indentured Labor) 。前者是由西方的人口販子、投機商或代理人進行直接的掠販,在出國前強迫進行簽約的。後者則由華人豬仔頭、"客販"進行掠販,到達目的地(主要是星馬一帶殖民地)後,在出售時再同僱主簽約。另外還有一種稱之爲"賒單苦力" (Credit Ticket System) 的,它指的主要是從香港掠往美加及澳洲等地的所謂"自由移民",以示區別於澳門的"苦力貿易",即由招工代理人先墊付船費,華工出國後以工資加利抵還,在還清債務前,必須聽從債權人的控制與驅使。(爲敘述方便, 在此暫且統稱之爲"苦力貿易" 。)

拐販華工出國的歷史, 大致可以追溯到十八、十九世紀之交。在鴉片戰爭以前,即有不少華工以"賣豬仔"的形式被誘騙、拐賣出國。道光七年 (1827年), 張心泰在《粤游小志》中就有" 誘愚民而販賣出洋者, 謂之"賣豬仔"的記載, 這大慨是目前中國史籍中所見到的"賣豬仔"一詞的最早文午記錄。光緒十三年 (1887) , 李鍾玨撰《新加坡風土記》 ,內稱: "二十年來, 西人開墾招工 ,傭值頓貴,於是販賣人口出洋者,名曰" 賣豬仔" 。設館於澳鬥,公然買賣。沿海人民或被騙,或被劫,一入番舶,如載豚豕。 "豚、豕,豬也。以人喻豬, 可見華工地位之低賤了。

而英國之參予苦力貿易,遠非始於佔領香港之時。雖然英國在1807年與1838年已先後宜佈廢除奴隸貿易與奴隸制度,而且當時中國政府是嚴禁民人私自出洋的,但英國的不法商人還是與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美國等一起, 進行掠販華工的勾當。十九世紀初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就通過其駐廣用商館的買辦,多次從黃埔、澳門、金星門等偷運華工往東南亞一帶。鴉片戰爭以後,香港更成了苦力貿易的據點。港督麥當奴 (1866年至1872年在任) 就曾經爲英國的殖民政策辯護,認爲香港是"唯一能夠在合法基礎上辦理移民出洋的口岸"。既然當局認爲香港的"賒單苦力"是一種"合法"的"自由移民",當然就不存在限制、禁止的問題。因此,不僅英團的不法商人直接參予苦力貿易,而且各國從事苦力販賣活動的船隻也有不少到香港補給食物、淡水與燃料,並在香港修船與改建裝載苦力的統艙等等。

1848年和1851 年, 美國和澳洲先後發現金礦,逼切需要勞工的補充,廉價的華工便成了他們最理想的掠奪對象。加上當時正值中國處於太平天國運動期間, 內地的大量人口流入香港或通過香港出洋謀生,形成了香港近代歷史上的第一次移民高潮。而早期從香港出洋的苦力,以去美國的舊金山與澳洲的新金山(墨雨本)爲主。據有的學者研究,十九世紀下半期,被掠販出國的苦力約有二百零五萬之多;而在1845年至1874年間經香港出洋的賒單苦力共二十六萬六千三百二十六人,其數量之多,確是令人爲之震驚。另據香港方面的有關資料統計, 1861 年至1872年間,僅自香港載運往美國舊金山及澳洲等地的華工吧數即達十三萬四千六百九十三人,參加載運的有分屬於英、美、德、法、荷、意、智利、丹麥等國籍的船隻四百二十六船次,其中.閼於英國籍的有一百七十九船次,佔總船次的百分之四十二。同治八年 (1869) ,清兩廣總督瑞麟爲詳陳粤省招工情形致總署函中稱,"查洋人拐騙華人之事,以粤東爲最多……洋船拋泊則在香港、澳門,距省河匹百餘里,鞭長莫及,海關無從稽查……而粤東拿獲拐騙之徒,審明正法者甚是不少,乃因香港皆爲洋人所噱, 華官不得過問,雖奉招工章程,絕無照章招工之事,而拐騙之徒寄迹香港,恣其所爲,法令所不得及,緝捕所不能到,以故販人漁利,此風未能盡絕。"

可耻的苦力貿易爲英、美等區的不法商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繁榮了輸入國的經濟,從美國、澳洲的金礦、鐵路,古巴、巴西、秘魯的熱帶種植園到星馬的錫礦、橡膠園, 處處都灑下了華工的血汗。同時,也刺激了香港早期的造船、修船業、航運業以及香港早期的轉口貿易,( 金山荘、南北行等)的發展。一位英國學者就曾認爲,"這個殖民地的成長與繁榮,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去星馬、澳洲和太平洋彼岸的移民所造成的。" (安德葛: (香港史) , 頁一二六)英佔香港初期,從香港開往舊金山的苦力船,其成本每人不足五元,而船票售價卻爲五十五元,利潤率達十倍以上。1872年, 有一位叫凱利的美國記者就曾目擊過一次這種交易的情景。他報道說,從中國運到古巴的這九百名活人, 苦力進口商的成本還不足五萬元,但卻可以獲得四十萬元的純利。如此驚人的高額利潤,使得苦力販子們競相不擇手段地加入了這場殘暴的販賣活動。

在一百多年前的帆船時代( 當時新式汽船投入運輸不久, 數量還不多` 設備也比較簡陌) ,從香港到舊金山一般要走二三個月的時間, 由於苦力販子唯利是圖,草菅人命, 超載濫載,加上路途遙遠,環境惡劣, 供應不足, 衛生不良, 因而海上事故層出不窮, 病死、餓死、打死以至被逼投海自殺等者不計其數。1850年2 月14 日, 從香港開往秘魯的英國船"蒙塔古夫人號", 出發時四百五十人,到達目的港時僅存一百五十人,途中死亡三百人, 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六十六點七。1856年3 月13 日,英國船"約翰.加爾文號"從香港開往古巴,出發時爲二百九十八人, 但到岸人數僅有一百六十三人, 死亡率為百分之四十五。1861 年10 月5 日,載重量為一千七百零三噸的法國船"禿鷹號" 自香港前往舊金山,船上一千多名苦力竟無一生還。據有的學者估計, 華工的海上平均死亡率, 去古巴的約為百分之十五點二, 去秘魯的約第百分之三十。苦力販子的暴行激起了苦力們的各種形式的反抗以至海上暴動, 他們"力即不足,寧願全體投海以盡"。1857年4 月1 日,英船"古雨納號" 從香港開往古巴, 途中苦力暴動` 埋死水手約三十三至四十人。

野蜚的苦力貿易理所當然地受到世界上一切正直人士的譴責。就連當年充任香港政府法官的司馬理和詹姆士·懷特奧頭也承認這是一鬥"可耻的行業" 。他們在1867年聯名向港督麥當奴提出的關於苦力出洋問題的呈文中指出: "如果不是由於英國和法國使用武力在中國奪得立足據點,苦力貿易便無從發生.並且也是可以由中國政府一舉掃除的。因此,我們作爲英國人,覺得英國應對於這種不斷爲人類文明造成玷污的苦力貿易負有一定責任。" "至於這門行業之可耻,那更是無可諱言……應當讓掛英國旗的船隻完全退出這鬥可耻的行業。"但是,香港直至二十世紀初年,仍有販賣人口的案件發生。據光緒三十二年 (1906)代理新加坡總領事孫士鼎報告,當時香港尙有廣祥合、合興棧、源發棧、鴻發棧等新舊客館(豬仔館)二十一家,可見這場苦力貿易持續時間之長、爲害之烈。不過,進入二十世紀後,香港的苦力貿易已漸漸沒有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鼎盛時期那麼猖獗。


載於劉澤生:《香江夜譚》(三聯書店, 1990) ,頁154-158

2022年8月15日星期一

「九七心意」紀念明信片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當時的《新報》(Hong Kong Daily News) 發行了一輯「九七心意」紀念明信片。每張明信片均紀錄了香港當日重要的人和事,並附上註釋解說圖意,甚有紀念價值

以下為部分明信片

李鵬總理、江澤民主席、查理斯王子、貝理雅首相,一個糾正歷史的時刻,一個令人難忘的場面

本人董建華,謹此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遵守法律,廉潔奉公,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

治港班子

香港──在舉行過政權交接儀式後──展翅高飛,鵬程萬里

東西隧已相繼啟用,但紅磡海底隧道依然是最繁忙

皇后像廣場

曾灶財

香港的文化極盡東西之美,一所文化中心豈能盡容

彌敦道

有甚麼比「爆」字更有力量?紅館天天唱好的就是香港

每當經過中環天星碼頭,我們就看到香港過去五十年不變,將來五十年不變

半島酒店

匯豐與香港穩如磐石,而令而後,前景無限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即七欖 或「Hong Kong Sevens」,是香港最重要的國際性欖球賽事之一。賽事成立於1976年,每年3月下旬或4月初由該週五開始,由香港欖球總會 一連三日在香港大球場舉行,吸引世界各地欖球隊來港參賽,不少欖球迷亦會專程來港觀看賽事 1975年,香港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