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0日星期二

龍舟競渡的故事

春節龍舟競賽1860 (何安達藏品)

普遍相信「扒龍舟」習俗源於華中及華南,後來傳入香港,而本地的龍舟競渡已有逾百年歷史。不似其他宗教性的龍舟活動(例如大澳端午的 #龍舟游涌 和大埔三門仔的 #遊夜龍),大眾熟識的 #龍舟競渡 遍及全港各區,每年一到端午節前後,各區都會舉行龍舟比賽,聲勢浩大,吸引大量巿民圍觀和電視直播


1961年的龍舟賽

1950s-1970s 香港仔划龍舟比賽盛況


1968年愛秩序灣端午節龍舟賽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龍舟競渡仍然只是端午節的節慶活動,本地尚未有正式的龍舟比賽。每逢五月初一,漁民就會將龍舟下水,到餘暇時段,漁民會跳進水裏再爬上龍舟作賽,水花四濺、鼓聲四起、熱鬧非常,比賽一連五日直至端午節。1976年,前香港旅遊協會在筲箕灣避風塘首次舉辦 #國際龍舟邀請賽,使龍舟活動開始在國際體壇為人所認識,慢慢成為競賽運動,龍舟競渡也同時開始國際化和規範化。此次比賽除香港九支漁民隊外,已有一隊來自日本長崎的隊伍參加。1985年,香港首次舉行國際女子錦標賽。隨着龍舟競賽運動逐漸在世界各地普及,國際龍舟聯合會在1991年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舉行期間正式成立。翌年,亞洲龍舟聯合會亦於北京成立。在香港,香港龍舟協會(龍協)及其他地區團體多年來合力籌辦不同龍舟比賽


時至今日,東亞不少國家都有龍舟競賽活動,每年主要的國際龍舟比賽包括:國際龍舟錦標賽、世界龍舟錦標賽、亞洲龍舟錦標賽、澳門國際龍舟賽等,還有每年一度的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不同地方的龍舟比賽規格略有不同,龍協為本地及國際賽事制訂龍舟比賽人數及標準如下:

大龍:46至55名划手,包括鼓手及舵手各一

中龍(又稱標準龍):20名划手,另鼓手及舵手各一

小龍:8至12名划手及1名舵手,8人賽可不設鼓手

武肺疫情前,香港全年也有龍舟賽事,例如香港龍舟錦標賽、香港體育節——龍舟比賽、筲箕灣國慶龍舟邀請賽、夏日活力小龍邀請賽等。主辦組織通常會邀請新界及離島各區參賽,把參賽的龍舟分成不同的組別,有大龍、中龍(一般有 200米、500米、2000米賽程)、小龍(一般有 200米、500米賽程),另有女子組(專為女性划手而設的鳳艇其實是配上鳳頭和鳳尾裝飾的中龍或小龍)、男女子混合等,並以淘汰的方式決出優勝者

今天香港雖然保留了扒龍舟的習俗,但當中的象徵意義與宗教色彩已隨著社會轉變而褪色。舉例來說,以前龍舟製作以至下水前都需要舉行宗教儀式,但近年已越來越少見。傳統上,龍舟被視為神聖之物,過去賽龍舟只限男性參加,女性甚至不能觸摸或接近龍舟,但現時社會大眾和參賽健兒早已視龍舟為比賽工具而非靈物,所以現在有不少女子龍舟/鳳艇隊參加龍舟競渡

扒手向龍頭潑水

不過,在部分傳統的漁民地區,龍舟比賽仍有一點宗教意味。有扒船手會把象徵吉祥的物品(例如薑)放在龍舟前端,並在比賽前點上香燭,目的希望為他們帶來好運。有些地區如大澳、蒲苔島和南丫島等,將龍舟比賽安排在神誕日舉行,增加熱鬧氣氛之餘,亦希望籍此向神明祈求賜福

2022年9月10日星期六

三個已式微的傳統中秋習俗

今天是中秋佳節,但在世道不靖、親友被迫分隔異地的香港,當然說不上甚麼節日氣氛。另一方面,為大家熟悉的賞月、月餅和燈籠等傳統亦不需老調重彈,故今次乘機分享以下幾個早已式微的本地傳統中秋習俗,或許更有意思

機動花牌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放喺月餅舖門前嘅戲曲人物故事箱,主題係「張飛夜戰馬超」,據說除咗公仔有動作,背景仲會出現日升月落嘅變化。(圖片來源: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編號E1972.116〕)

機動花牌俗稱「吊公」,是一種裝飾性的紥作,主要用馬達、皮帶、銅鑼、燈泡、紙糊木偶等部件,組裝成一個會發聲,並有人物來回活動的公仔箱,其主題通常是章回小說或歷史故事,例如嫦娥奔月、三英戰呂布、關張古城會等

當機器開動時,戲台中間的人物便會活動,或自花牌底部直升牌樓頂部,每個布偶都會根據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形象,擺出不同的造手和姿勢。場景和人物配以閃燈,加上噹噹的聲響,仿如上演一齣戲曲劇目。機動花牌在1960至1970年代曾經十分流行,每逢中秋佳節,中式酒樓及餅店外都擺上這些機動花牌,以招徠顧客。可惜隨著電視普及,不少餅店改用電視廣告作宣傳,這門由本地紥作師傅發明的民間工藝早已式微

豎中秋

粵諺有云:「八月十五豎中秋,有人快樂有人愁;有人樓上吹簫管,有人地下皺眉頭。」 。所謂「豎中秋」(或作樹中秋),即豎起彩燈,掛在屋簷下或天台上,與明月爭輝,是流行於廣州與珠三角一帶的節俗,約形成於清中葉,盛於民國年間。民國《中華全國風俗志》中〈廣州歲時紀〉記載:「是夜,各家以小燈聯續,多數砌成字形,或特殊形,高揭於家屋之高處,曰慶賀中秋,俗曰「樹中秋」。滿城燈火,如明星羅列…」。同書〈廣州之中秋節二〉又解釋:「蓋廣州屋宇,多有樓台,中秋之夕,咸豎旗於台上,飾以燈籠,富家所懸燈籠,或至百數,砌成慶賀中秋等字。」

戰前香港亦同樣有此習俗,根據《香港掌故 (二集)》 記載,當年中秋最流行一種叫「批皮燈」的綵燈,由六個正方形篾框再糊上彩紙構成,燈中燃燭,其上穿繩,其下加裝飾流蘇。至於如何「豎中秋」,人們通常是橫掛一對燈籠在短竿上,然後再豎於高杆上。更講究隆重一點的,就先紮糊一個較大像倒轉凸字形的彩門燈,下邊再綴上兩行由多個批皮燈組成的兩行燈,豎起來更威風凜凜。在當年的中秋,鄰近的孩子都會舉行非正式的豎中秋比賽,鬥豎得高、豎得燈數多,,同時也會鬥所豎的燈籠是否紮糊得精巧搶眼

隨著社會演變和經濟發展,加上現今的樓宇早已沒有騎樓(而天台就幾十樓高),這種大街小巷家家戶戶自發張燈結彩,到處火樹銀花的「豎中秋」早已不復存在,只餘下各商場吸引人流的節日裝置,和各區議會粉飾太平的燈飾工程

降仙請神

從前,部分鄉村在中秋節期間會有請野神上身的習俗。這些習俗本來並不一定在中秋舉行,但由於農曆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大最圓,是全年最「陰」的一夜,最適合舉行「降仙」請神的儀式

當日晚上婦女會拜月亮,祭品包括月餅、柚子以及各式水果。在西貢井欄樹村流行一種叫「伏沙牛」的儀式,參與者會在睡眠狀態中唱歌,除非被水潑醒,否則不會自己醒來。至於衙前圍村的村民,於中秋前後的每天晚飯後,會讓男童睡在席上,村人打鑼鼓唱歌,請「野神」上身。諸童一個一個的輪流來請神,上身後便會耍功夫,舞刀弄槍,頭撞磚頭,甚至以香燒身,皆沒有傷痕。最後要以冥錢灼身,才得解咒

根據村民解釋,中秋請神的目的不是單單的娛樂,當男童被野神附身後,眾人問他問題,他都能一一回答。這種迷信與富神秘色彩的儀式早已在香港式微,也不再在中秋期間進行


延伸閱讀


〈中秋之「豎」〉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是以秋季已去掉一半而得名,中秋向稱「月亮節」,一般都於月出的夜間,陳瓜果、燃香燭來拜月亮,然後合家團圓的一邊賞月一邊吃瓜果,食品中當然少不了應節的月餅一項了。

在中國許多地方,中秋節都只與月亮有關,只有包括港澳在內的華南,卻於中秋節賞月之外,還與燈、火等攀上關係。這就不知道是不是與流傳下來的「雲掩中秋月,雨灑上元燈」這句預測天氣的古老諺語有關連。

六七十歲的老街坊,當會記得童年常聽孩子們唱的「八月十五豎中秋」。其中這一個「豎」字,就是把中秋應節的燈彩高高地豎起來的意思。在當年,這也是過中秋節的一個應時娛樂節目。
當年的豎中秋燈彩,都是用竹篾紮框,再糊上彩紙而成,燈內可燃燭以照明。這樣的中秋燈彩當年很少人紮糊好了拿出來賣,要豎中秋就得自行製造,所以紮燈與豎燈,都是當年青少年學做手工、表演功夫的一個機會。

老街坊還記得,那時流行的中秋燈,有楊桃燈、兔仔燈,但最流行的還是一種叫「批皮燈」的燈,這是用六個正方形篾框構成,糊上彩紙的燈,燈中燃燭,燈上穿繩,燈下加裝飾流蘇,相當簡單而好看。通常是一對橫掛在短竿上,然後再豎起於高杆上,這就叫豎中秋了。更隆重的是先紮糊一個較大像倒轉凸字形的彩門燈,下邊再綴上兩行由多個批皮燈組成的兩行燈,豎起來就更是威風凜凜了。

在當年的中秋,鄰近的孩子都會不聲不響地舉行非正式的豎中秋比賽,鬥豎得高,鬥豎得燈數多,同時也會鬥所豎的燈紮糊得精巧搶眼。當然,這樣比賽是沒有獎品的。

昔日環頭環尾較僻靜地區,有些孩子愛在中秋夜燒花塔,那是先搜集被棄的殘磚破瓦,用心疊砌成一座尖塔,再在塔底內放上些易燃的紙料竹木等東西,澆上油才引火來燒,並不斷加添燃料,燒到整個花塔通紅為止。

當年的新界,也有人在中秋夜燃放發亮而又能滿天飛的孔明燈,但因墜下時容易造成火災,所以後來就被禁放了。

載子羽編:《香港掌故 (2集)》 (1986)


〈老香港的節日及風俗〉(節錄)

五. 中秋伏沙牛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是全年最「陰」的一夜。當日的早上,衙前圍村的村民殺雞拜祖先,晚上則拜月亮,傳統以來是婦女所進行的,祭品包括月餅、柚子以及各式水果。其實中秋的活動不是一晚的,從初一到十五,老香港居民都流行請野神上身的活動。在西貢井欄樹村,特別流行「降仙」的玩意,村民稱為「伏沙牛」。據訪問,參與「伏沙牛」者,會在睡眠狀態中唱歌,除非被水潑醒,否則不會自己醒來。至於衙前圍村的村民,於這段日子的每天晚飯後,讓男童睡在席上,村人打鑼鼓,唱「生牛仔」, 「生牛王」等歌,請「野神」上身。諸童之神不同,有茅山師傅,崑崙師傅,崆峒師傅等等。奇怪的是,即使平日不打功夫,上身後便會耍功夫,舞刀弄槍,頭撞磚頭,甚至以香燒身,皆沒有傷痕。一個一個的輪流來請神上身。若以冥錢灼身,才得解咒。從上述的記錄看來,打鑼唱歌是一個請神的重要過程,相當於唸咒,中文大學的研究人員在1982年於衙前圍進行訪間的時候,收集了其中一首歌的歌詞,稱「樸生牛歌」,歌詞如下: 「生牛仔,二橋威,打起頭鑼作起威,一眾生牛條下落,問你聞風幾時來,來就來,唔來四邊人走開,鐵打擔桿都擔斷,石頭明火化麈滅,今年遇着明風打,明年遇着萬興堆,抬得起,是君子,抬唔起,是小人,師父大震。」據當時的訪問,中秋請神的目的,不是單單的娛樂,當男童被野神附身後,眾人問他問題,他都能一一回答。

張瑞威著,載蕭國健,游子安編:《鑪峰古今--香港歷史文化論集2013》(2014),頁21-40


2022年9月9日星期五

英女王兩次訪問香港

1975年首次訪港

1975年5月,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 首次訪問香港,亦是首位英國在位君主到訪「並非殖民地」的香港





5月4日下午,英女王偕同王夫菲臘親王乘皇家專機抵達啟德機場,其時整條漆咸道都躋滿了市民,希望一睹女王風采。英女皇到達尖沙咀公眾碼頭後,登上港督私人遊艇慕蓮夫人號渡過維多利亞港,在皇后碼頭上岸並舉行歡迎儀式


英女王參觀中環嘉咸街街市

英女王參觀中環嘉咸街街市

其後兩天,女王伉儷的行程安排緊密,曾到訪香港大會堂、摩士公園、愛民邨、紅磡火車站、香港大學、葵涌貨櫃碼頭和荃灣工業區等地方。當時香港政府曾舉行多項歡迎活動,並將自六七暴動後禁止燃放煙花的禁令暫時解除。

參觀香港大學

港督麥理浩爵士陪同女王伉儷參加各項儀式,包括欣賞煙花表演、花車遊行及進入跑馬地馬場觀賞賽馬,並為女皇盃賽事頒獎。女王亦參觀了當時剛落成入伙的何文田愛民邨,到訪康民樓六樓其中一住戶。當時女王出入與市民只有一繩之隔,期間更有人出手輕撫女皇面頰


當年女王伉儷訪問行程的保安由皇家香港警務處負責,駐港英軍亦和英國國防部及軍情機關緊密聯繫

1975年訪港期間,伊麗莎白二世(中)在新界荃灣運動場凖備為一頭舞獅點睛。

紀念首日封 - 西營盤郵局蓋印

英女皇訪港紀念郵票,發行日期 1975年4月30日

1986年再次訪港


伊莉莎白二世是首位訪華的英國君主。1984年,中英兩國簽署現已成「歷史文件」的《中英聯合聲明》,兩年後英女王訪問中國,到訪西安、北京、上海、昆明及廣州等城巿。結束訪問行程後,她乘坐皇家遊艇不列顛尼亞號(The Royal Yacht Britannia)於10月21日抵港

訪華期間,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檢閱軍隊

訪華期間,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在國宴上祝酒

英女王與時任中國外交部長吳學謙

英女王與王夫菲臘親王抵埗香港後,與時任港督尤德在皇后像廣場檢閱儀仗隊,其後經過九龍的街道,沿着梳士巴利道和漆咸道,在沿途民眾揮旗歡迎下,前往後來成為香港理工大學的香港理工學院,探訪校內學生。在3天訪問行程中,英女王曾前往和平紀念碑獻花,出席立法局大樓、滙豐銀行總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紅磡體育館、沙田馬場及沙田隆享邨等地的歡迎活動

在皇后像廣場檢閱儀仗隊

檢閱儀式由時任港督尤德陪同

與尼泊爾啹喀兵儀仗隊的負責人交談

參觀香港理工學院(即今香港理工大學)

繼首次訪港時參觀何民田愛民邨後,英女王今次再探訪本地公屋──即位於沙田、1983年入伙的隆亨邨。英女王入屋向其中一戶家庭問好,了解基層港人家庭的生活。同樣現場人頭湧湧,英女王與民眾的距離非常近,仍貫徹其親民作風向居民打招呼

10月22日,英女王訪問香港新界沙田隆亨邨探望視察一般民居



到訪沙田馬場


到訪沙田馬場


其後她到紅館欣賞大匯演。張國榮、成龍、鍾鎮濤、張學友及區瑞強上台輪流獻唱,張國榮更有幸與英女王握手。當日負責指揮的是葉詠詩,她領導管弦樂團及數千位學生組成的合唱團一齊演出。當晚他們獻唱由6首耳熟能詳的歌曲組成的《這是我家》,當中有5首是來自中國民歌,由顧家輝編曲、黃霑重新填詞。鍾鎮濤率先打頭獻唱、接住便是區瑞強、張學友、張國榮,最後聯同成龍一齊大合唱。區瑞強曾說:「這次御前演出,是我人生難得的經驗。」

此次旅程是英女王最後一次訪港,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的典禮由王儲查理斯(即剛繼承王位的查理斯三世)出席

港英政府1986年發行紀念金幣,紀念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第二次訪港。(香港金融管理局網站圖片)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即七欖 或「Hong Kong Sevens」,是香港最重要的國際性欖球賽事之一。賽事成立於1976年,每年3月下旬或4月初由該週五開始,由香港欖球總會 一連三日在香港大球場舉行,吸引世界各地欖球隊來港參賽,不少欖球迷亦會專程來港觀看賽事 1975年,香港欖球...